投稿指南
来稿应自觉遵守国家有关著作权法律法规,不得侵犯他人版权或其他权利,如果出现问题作者文责自负,而且本刊将依法追究侵权行为给本刊造成的损失责任。本刊对录用稿有修改、删节权。经本刊通知进行修改的稿件或被采用的稿件,作者必须保证本刊的独立发表权。 一、投稿方式: 1、 请从 我刊官网 直接投稿 。 2、 请 从我编辑部编辑的推广链接进入我刊投审稿系统进行投稿。 二、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刊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刊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刊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 5、 投稿人授予我刊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第5条所述之网络是指通过我刊官网。 7、 投稿人委托我刊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基于高分的矿山生态环境调查与恢复治理应用研(2)

来源:遥感学报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2-22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表1 研究区2012—2016年生态地类面积占比表images/BZ_22_274_2657_487_2798.png耕地 园地 林地 草地 房屋建筑区 道路 构筑物 人工堆掘地荒漠与裸露地表 水体 其他

表1 研究区2012—2016年生态地类面积占比表images/BZ_22_274_2657_487_2798.png耕地 园地 林地 草地 房屋建筑区 道路 构筑物 人工堆掘地荒漠与裸露地表 水体 其他2012年 38.84% 3.65% 26.76% 13.14% 4.07% 1.94% 4.85% 1.33% 1.45% 3.86% 0.11%2015年 37.65% 3.71% 26.72% 12.28% 4.41% 1.94% 5.15% 2.12% 1.32% 4.64% 0.06%2016年 36.38% 10.90% 24.68% 8.25% 4.11% 2.42% 5.67% 2.42% 1.33% 3.79% 0.05%

本文分析了生态地类流转变化情况,2012—2016年研究区生态地类转移量如图1所示。5年间,研究区生态地类转入量最大的5种类型依次是耕地、园地、林地、草地和人工堆掘地;转出量最大的5种类型依次是耕地、草地、林地、园地和水体。其中,2.18平方千米草地转换为耕地,2.14平方千米耕地转换为园地,1.67平方千米林地转换为园地。

图1 2012—2016年研究区生态地类转移量

由统计结果初步得知,研究区耕地、草地、林地及园地占八成的研究区总面积,区内植被覆盖度较高,生态环境较好;排土场、采矿场、裸地、尾矿库及矿山建筑等构筑物或人工堆掘地面积占比在其他地类中靠前,矿山区域的林地、疏林地等地类没有明显减少,呈稳定趋势;水体、耕地等地类无明显污染状态,可间接判断该矿山生产未对周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性影响。可利用融合影像数据对矿山周边环境信息进行精准提取与统计,从而实现矿山区域生态环境安全态势评估。

3 矿山生态环境调查分析

3.1 矿山区域生态环境监测分析

矿山生产活动会对原生态的植被、生物与水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进而影响当地居民的生活环境与生活质量[3]。区域环境改善或恶化常常是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因此周期性跟踪监测生态环境对预测环境状态具有重要意义[6,8]。本文借助国产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高光谱特征,对矿山区域的植被覆盖情况进行了区域性分析应用研究。结果表明,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能够有效地表述矿山区域周边植被的覆盖程度,可间接反映矿山生产活动强度以及环境保护的执行力度,为矿山植被复垦、水资源污染监测等生态保护工程监察提供了更为便捷的方式。

NDVI值越高表示植被覆盖度越好,值越低表示植被覆盖度越差。大量的矿山应用实践表明,矿山区域地表裸露区域多为矿山尾矿库、排土场及采矿场的生产场所,这些生产场所周边范围的植被覆盖程度则直观反映了矿山生产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程度。如果生产场所周边植被覆盖程度低,则表明矿山生产活动可能对生产场所以外的环境造成了连锁的次生破坏,相关责任单位需要进行及时跟踪监测并开展恢复治理。同时,完成生产任务及使用的矿山尾矿库、排土场等场所往往需要进行植被复垦,以此保障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而此类区域自动分析也为生态保护工程提供有力的监督模式。

3.2 矿山周边林迹线变化分析

图2 林迹线变化位置示意图

林迹线即灌、乔木植被边界线,可以全面、直观地反映森林覆盖情况。林地等植被在影像上通常表现为绿色、灰绿色色调的面状、条带状区域,纹理粗糙,与周边地物易于区别。林地是矿山周边生态环境的重要构成要素,因此,林迹线的变化可以间接反映矿山生态环境状态的变化。本节分析了2016年1月—2017年3月研究区林迹线变化情况,区内林迹线总体变化幅度较小,仅在局部有少许变化。通过对比林迹线现状,共发现11处林地变化迹象,如图2和表2所示,其变化原因为疑似耕种、砍伐、厂矿修建或过火等情形。

表2 林迹线变化图斑信息表编号 名称 经度 纬度 林迹线变化迹象 变化原因分析1 图斑1 102°6′05″ 26°54′09" 林迹线前移 林地扩大,疑似耕种2 图斑2 102°8′39″ 26°53′10" 林迹线后退 疑似砍伐或毁林耕种3 图斑3 102°9′10″ 26°52′22" 林迹线前移 疑似人工经济林或其他林地季节性变化4 图斑4 102°7′17″ 26°53′38" 林迹线后退 疑似砍伐、毁林耕种或季节性变化5 图斑5 102°9′22″ 26°53′37" 林迹线后退 疑似砍伐6 图斑6 102°8′34″ 26°53′56" 林迹线后退 疑似修建厂矿砍伐或毁林耕种7 图斑7 102°8′47″ 26°54′53" 林迹线后退 疑似季节性变化或砍伐8 图斑8 102°7′03″ 26°55′12" 林迹线后退 疑似毁林耕种9 图斑9 102°6′19″ 26°55′45" 林迹线后退 疑似林地过火或毁林耕种10 图斑10 102°5′27″ 26°53′39" 林迹线后退 疑似砍伐或毁林耕种11 图斑11 102°6′07″ 26°56′46" 林迹线后退 疑似砍伐或毁林耕种

3.3 矿山区域水源土壤污染分析

文章来源:《遥感学报》 网址: http://www.ygxbzz.cn/qikandaodu/2021/0222/512.html



上一篇:无人机多光谱遥感反演不同深度土壤盐分
下一篇:遥感技术应用课程改革实践与思考

遥感学报投稿 | 遥感学报编辑部| 遥感学报版面费 | 遥感学报论文发表 | 遥感学报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遥感学报》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