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遥感学报》投稿方式[09/01]
- · 《遥感学报》数据库收录[09/01]
- · 《遥感学报》栏目设置[09/01]
- · 《遥感学报》刊物宗旨[09/01]
- · 《遥感学报》征稿要求[09/01]
多波束激光雷达数据探测优异:我国碳汇监测正(3)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人员进进出出也会影响激光实验要求的超净环境。通常情况下,要完成一次实验的既定工作量,研制人员要控制进食。仪器设备启动后,人就要在跟前。一
人员进进出出也会影响激光实验要求的超净环境。通常情况下,要完成一次实验的既定工作量,研制人员要控制进食。仪器设备启动后,人就要在跟前。一般人离开了就需要给设备断电,所以为了节省时间,为了保证测试的一致性,在实验过程中,他们基本不喝水。因为要避免上厕所,要省下换脱衣服花的时间。
因多波束激光雷达针对“陆地碳”和“大气碳”两个重要方向,能对植被和大气进行主动高精度探测,航天人认为,这一利器必将为我国“双碳”战略提供重要技术支撑。
?
?
多波束激光雷达的研制历经了十年。来自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九院704所、负责研制此次多波束激光雷达的赵一鸣说:“我们有个博士,刚招进所里就开始干这件事,从20多岁干到了30多岁。”
星载寿命是欧美国家的两倍
?
?
?
这些年来,当上妈妈的赵一鸣,有过两次骨折,拄着双拐,打着夹板,她也从未掉队。任务来了,大家都是奔着完成任务去的。“为了保证项目的研制周期,李静博士也是两次推迟了自己的手术时间,硬撑着完成了整个载荷的研制后才去做的手术。”赵一鸣说。
?
保证测试一致性,研制队员基本不喝水
?
?
项目团队从原先的10人壮大到50多人,在赵一鸣看来,这批人是真正热爱激光雷达事业。赵一鸣告诉团队成员:“你们以后当爷爷奶奶了,你就跟孙子辈说,当年我做了个东西,现在在太空还能打出光到地球来,在地球上有个印记。你们说,这是不是件很伟大的事情?”
?
?
作为我国首颗主被动联合观测的遥感卫星,它的主要任务是进行森林碳汇监测。近日,主载荷多波束激光雷达正式“开机”。分析回传反馈的数据,该激光雷达的研制团队表示:在轨运行正常,数据发挥了作用。我国碳汇监测正式进入了天基遥感时代。
?
去年,李静又间断性地觉得肚子疼。“我是属于那种工作起来,就不知道饿、不知道痛,一让我歇着,身体不适感的反应就极其强烈的人。”李静告诉记者,晚上睡觉做梦,会梦到自己为产品出现的问题焦虑。为了让自己做的产品不出差错,在做大气环境实验的热真空监测时,她曾连续70个小时没睡觉。后来,李静发现,自己出现急性剧烈腹痛的原因竟是体内囊肿破裂。
周树春说,此时就需要自动对中系统“大显身手”,它有一套高效的搜索策略确保准确地找到最佳对中位置,对中完成是激光雷达工作的第一步,这也是项目总体特别关注这一分系统的主要原因。
没因病痛落泪,却在发射现场失声痛哭
?
在同事眼中,李静很有韧劲。她在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也表示:“只要这个事情是交给我做,不管用什么方法,我肯定要把它解决好。自己做的激光器能用在航天上,心里很有成就感。”
?
由于没有前人的经验借鉴,自动对中系统的研制过程非常艰难,遇到了很多困难,每一个难题的解决都凝聚着项目组设计人员的巨大付出。
?
随着多波束激光雷达在轨运行正常,探测数据优异。接下来,该激光雷达将在日后的“碳汇”量化监测和全球“碳家底”摸排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文章来源:《遥感学报》 网址: http://www.ygxbzz.cn/zonghexinwen/2022/0920/1191.html